新闻网讯(通讯员刘干)为全面了解青年教师的科研方向、成果及科研目标、计划,围绕学科建设目标推进有组织科研,7月5日下午,智能体育工程学院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。党委常委、副校长刘彦博,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、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黄谦教授出席会议,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。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何丽苹主持。
会上,茅洁、王虹、胡璞、黎雪薇、宋薇、周彤、黄雪娟、杜芸芸、张剑、刘干、洪伟、李铎、韩锐、袁媛、杨依、张震、毕烨、祁峰、贺阳映等19位青年教师全面汇报了个人科研方向、前期科研基础、成果以及下一步科研计划和发展目标
(青年教师个人科研情况汇报现场)
黄谦教授进行详细点评。他指出,目前学院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整体偏弱,主要表现在研究方向较为分散,缺乏有效整合,国家级项目、标志性成果太少等方面。他鼓励青年教师要进一步明确科研方向与目标,在形成特色、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方面深入思考、持续努力;要紧盯科技前沿,把握体育领域多学科交叉的特点,结合个人的学科专业,选好方向扎实开展基础研究;既要自力更生,又要团结协作,积极申报国家级、省部级课题,在科研实践中不断凝练科研方向、产出科研成果,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、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。
(黄谦教授点评)
党委常委、副校长刘彦博表示,此次座谈会准备充分、交流深入,并对学院青年教师们前期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。他强调,学校和学院的发展靠教师、靠人才,科研是学校、学科、学院发展的重要支撑,是教师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,也是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。要坚持引育并举,建强教师队伍。一是大力引进优秀人才。根据学院发展目标和学科专业布局,下大气力引进一批具有学术潜力和创新活力的优秀青年人才,搭建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,焕发教师队伍的生机活力。二是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。学院教师,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切实增强责任感、使命感、危机感,深刻认识开展扎实的科研工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源头活水,坚定把握智能与体育融合发展的时代脉搏,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,强化科研意识,加强交流合作,勇于创新实践,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。三是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。学院班子要担负起人才队伍建设的主体责任,强化责任意识、前瞻意识,格局要大、视野要宽、胸怀要广,重视和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,关心关爱青年教师,为青年优秀人才挑大梁、担重担创造条件、搭建平台,营造教师发展与学院发展共促同进的良好环境和氛围,努力形成人人做科研、协同出成果、积极做贡献的浓厚氛围。
(刘彦博副校长讲话)
(审核人:何丽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