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伟涛 教授,博士生导师
1965.03
研究方向:1、运动流体力学;2、健身功效与运动训练测试评价;4、体育设施设备研发与检测;4、体育电子信息技术
个人经历
教育背景
1981.9~1985.7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流体力学本科
1988.9~1990.7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流体力学硕士
1994.9~2000.3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流体力学博士
工作简历
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工程学博士生导师、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湖北省政府“楚天学者计划”特聘教授,湖北省“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”。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工程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、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、湖北省运动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、湖北省体育场馆有害物质研发检测共享平台负责人。
科学研究
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工程学博士生导师、主要研究方向:
1、运动流体力学;2、健身功效与运动训练测试评价;4、体育设施设备研发与检测;4、体育电子信息技术
长期以来从事体育工程、流体力学、运动人体科学与运动康复等多学科边缘交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,并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成绩。创建的国家体育总局“体育工程重点实验室”是目前国内体育界唯一的工科类重点实验室,并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了“体育工程学”博士、硕士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。经过30多年的努力,在国内外体育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。
主持和承担了科技部“科技冬奥”专项、科技部支撑计划课题、国家“863”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霍英东青年教师教育基金、国家体育总局奥运会重点攻关项目以及湖北省教育厅、湖北省科技厅、湖北省体育局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0余项。主持和参与多项教育部、湖北省、云南省等国家、地方和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。
近30年来,一直从事冲浪、帆船帆板、赛艇、皮划艇、皮划艇激流、蹼泳、速度滑冰等国家队备战奥运会的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工作。为夺得2008年帆板、2012年帆船、2014年速度滑冰夺取首枚奥运会金牌做出了特出贡献。领导的科研团队和个人分别被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奥委会授予“突出贡献集体”“突出贡献个人”“第30届奥运会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贡献一等奖”。
201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《"十一五"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》,并多次获得湖北省、国家体育总局、武汉市科技进步奖;获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