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体育工程专业(代码040211TK 四年本科 授予学位:工学学士)
智能体育工程专业为体育学类专业,属于体育学与工学交叉的新领域,由体育学、机械工程、电子工程、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融合而成。该专业起源于2008年的体育装备工程专业,是全国体育院校中首个工科专业。2013年开始培养“体育工程学”的硕士生和博士生,形成了本、硕、博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。在“双一流”学科建设背景下,本专业突出智能运动装备和运动信息技术两个方向发展。
本专业依托湖北省优势学科群“智能体育与产业发展”,以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工程重点实验室、运动健康智能装备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、湖北省运动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,拥有一支由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及湖北省“楚天学者”领衔的教学水平高、科研能力强、综合素质好的师资队伍。在企业、运动队等建有成熟的实习与实践基地。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体育科学与工学结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,以满足毕业生在各级运动队、学校、企业等领域从事研究、开发、教学及管理工作。
总体目标:
立足湖北,服务中南,培养能适应健康中国、体育强国建设需要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;具有坚定的思想信念和高尚的职业道德,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、体育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,系统掌握智能体育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,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、沟通能力、团队协同和创新实践能力,能够在各级运动队、学校、企业等从事智能体育装备研发、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、运动技术监控评价以及工程应用、运行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培养特色:
1.目标特色: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体育学、人工智能、机械电子工程、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知识体系,“融合多学科知识,满足体育多元需求”,初步具备让学生在大专院校、科研院所、相关企业、专业运动队等单位从事科学研究、设备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。
2.课程特色: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、知识与方法并重,注重创新教育和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。“厚实理论基础,凸显体育服务”,以机械电子工程基本知识体系的核心课程为基础,融合人工智能相关课程,以体育运动领域特色的相关课程为核心,以智能运动装备和运动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相关课程为补充。
3.实践特色:培养跨学科学习促进知识多元与问题解决能力;“注重实践教学,培养综合能力”,体育相关课程注重采用工程技术知识实操,强化问题解决;激励创新与创业,培育实践创新思维;构建从基础至综合的完整学习体系,全面增强学生素质与实践能力。
主要课程:
体育工程制图、智能体育工程概论、运动生物力学、理论力学、材料力学、数据结构、机械原理、体育传感与检测技术、机械设计基础。
修业年限、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:
智能体育工程专业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(根据学籍管理规定,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-2年毕业),须修满170学分方能毕业。其中,必修课127学分(含实践教学环节45学分),选修课43学分(含通识选修8学分)。学生达到毕业要求,颁发本科毕业证书;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,授予工学学士学位。